“白癜”、“白驳风”这类名词,你是不是觉得很熟悉?
其实,这都是中医上对于白癜风的旧称。
古往今来,人们对于白癜风这种疾病,都有着属于自己时代的独特认知。
隋代《诸病源候论》中,可见对白癜风病因病机的阐述: “白癜者,面及颈项身体皮肉色变白,与肉色不同,亦不痒痛,谓之白癜,此亦风邪搏于皮肤,气不和所生也”。
《外科正宗》中,则阐明了白斑可因气滞血瘀而产生这一定理,“紫白癜风乃是一体而分二种也,紫因血滞、白因气滞,总由热体风湿所受,凝滞毛孔,气血不行所致”。
“白癜风血瘀于皮里”则出自王清任的《医林改错》中。
等到20 世纪 80 年代,朱仁康在《中医外科学》中提出的概念为“肝肾不足,皮毛腠里失养而发白斑”,开辟了从滋补肝肾治疗白癜风的思路。
对于白癜风这种表现在皮肤上,有不同形状、大小的白色斑块,现代中医学上也有着不同的认知。
白癜风的治疗,就需要多从中医体质方面着手,病位与肝、脾、肾有关,由于禀赋不足、外邪(风邪、湿邪、外伤等)、精神情志因素、暴晒等原因,导致肝肾不足、风湿蕴肤、肝郁气滞、瘀血阻络,以致皮肤腠理失养、气血失和,白斑所生。
一般认为,进展期白癜风患者体质多为痰湿质、湿热质、气郁质。
根据这些症状的不同,白癜风可分为两型:
1、风湿蕴肤证:
风邪侵袭,多从皮毛腠理而入;
或者感受湿邪,湿性黏腻,最易阻遏气机,又缠绵难去,迁延日久,使机体风湿相合,蕴于皮肤,营卫失和;
又湿邪郁久入里化热,风、湿、热三者结合,阻滞气机,皮毛不得濡养,故生白斑。
主要症状:
乳白色或淡粉色白斑较多见,边界清楚,有明显的瘙痒,伴有头重、肢体困重、面色淡黄;久治难愈;频繁发作,或夏秋季多发;舌质淡,苔薄白或腻,脉濡。
治法:
疏风通络祛湿。
选方:
豨签丸加减。
2、肝郁气滞证:
平日情志不畅、精神紧张、病后压力过大等,甚至夜不能寐,月经紊乱。
或素体性情急躁易怒,“因郁治病”或“因病致郁”均可影响肝主疏泄的功能,气机被阻滞,致使皮毛得不到气血精液的滋养,故而发展为白斑。
主要症状:
无固定好发部位的白斑,数目不定,色多淡白,情绪波动时经常有加重的表现,伴有胸胁胀闷、喜嗳气、夜卧不安;
女性可伴月经不调,乳房胀满不舒等症状;
舌淡,苔薄,脉弦。
治法:
调理情志,疏肝解郁。
常用方药:
逍遥散加减。
而对于稳定期白癜风患者来说,他们的体质多为气虚质、阳虚质、阴虚质、血瘀质。
根据其症状的不同,也可分为以下两型:
1、肝肾不足证:
自幼肝肾虚弱,或亡血伤精,或邪热久留化火等,日久耗伤肝肾之阴,肝藏血,肾藏精,精血同源,肝肾亏虚则精血不足,皮毛失于滋养,发为白斑。
主要症状:
皮损多为乳白色,局限或泛发,白斑区毛发色白,病程较长,可有家族史;
或伴腰膝酸软、皮肤干薄、头昏等;
舌淡,苔少,脉细。
治法:
扶正固本,补益肝肾。
常用方药:
六味地黄丸加减。
2、瘀血阻络证:
因跌扑损伤,或气滞,或血热内蕴,导致机体内瘀血形成,病史缠绵。
《医林改错》中明确表示: “白癜风”是“血瘀于皮里所致”,瘀血阻滞,脉络不通,气血难以到达皮肤,则发为白斑。
主要症状:
皮损处白斑,色暗,多见于外伤或不同类型皮肤受到损伤后,界线较明显,病程进展缓慢,可伴有刺痛,女性多伴有月经色暗有血块。
舌暗,苔薄,脉细涩。
治法:
活血祛斑,化瘀通络。
常用方药:
通窍活血汤加减。
总之,中医治疗白癜风,也是根据白癜风患者自身病情,来针对性用药治疗的。
以中医体质理论为基础,从进展期、稳定期两期对白癜风进行论治,依据主证选药,随症加减,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;适当配伍引经药、以色治色的中药,辅以外用药、非药物外用技术,才能达到良好的白斑治疗效果。
这就需要人们选择正规的白癜风医院,听取专业医生的意见,对症下药,才能早日治好白斑,恢复好身体健康。
参考文献:
1、盛珉旻 . 寻常型白癜风血清 T 细胞亚群、可溶性白介素 -2 受体、肿瘤坏死因子 -α 与中医辨证的分析 [D]. 南京中医药大学 ,2012.
2、李曰庆 . 中医外科学 [M]. 北京 :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,2012:192.
3、杨赛 , 陈其华 . 关于白癜风的中医治疗及研究进展 [J]. 中医药导报 ,2008:14(3):89-91.
【作者:】